超高清视频市场预期2020年产值将超3万亿元,并且维持高速稳定增长。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以下对超高清视频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为14795亿。伴随产业链上各主导企业的积极布局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2018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将迎来“万亿”级风口。2019-2024年中国视频图像处理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其中电视机、高清面板等硬件产值将达到1875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宽带建设、视频制作等相关产值将达到12420亿,复合增长率为80%;有关应用和服务将达到9024亿,复合增长率为90%。
2020-2025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展望2020年,端到端关键标准将陆续出台,若干短板环节有望形成突破,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升级换代,行业应用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推进措施进一步实质化,区域产业基地更加聚焦特色,将带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现从五个方面来总结超高清视频发展趋势。
首先是应用。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融合,彼此互为应用场景,互为能力补充,催生了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例如,去年的北京世园会、世界杯篮球赛、建国70周年大庆系列活动、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等,均是5G+4K/8K转播应用的经典案例。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超高清视频与5G结合,在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安防监控等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北京301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间通过5G网络实现了远程医学影像会诊,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全国“两会”期间开展了5G+8K+卫星+手机直播报道的实验验证工作,祖国边疆四地(喀什、漠河、威海、三亚)均可通过8K电视机、5G手机观看“两会”现场报道。由此可见,伴随着5G商用快速普及,超高清视频已经从前两年的蓄力、造势期快速步入了应用落地阶段。这也是本次大会主题“超清视界 5G赋能”的设计初衷。
第二是基建。新基建是今年的政策热词,从中央到地方、从产业界到学术界、资本圈,均给与广泛关注和较高期望。超高清视频台网制播设备以及传输网络本身就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整体升级,还将加速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不断加大超高清制播系统改造力度,依托5G网络支撑4K节目采、传、编、播全流程集成制作系统,改进基于5G的信号传输、云端收录、移动云制作、AI智能语音合成等节目制作手段,带动了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转型。工业制造领域,超高清监控摄像头、工业内窥镜、工业相机等的采用,创新了工业可视化、机器人巡检、人机协作交互等新业务模式,成为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的重要补充。
第三是标准。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明确提出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综合标准化体系,并鼓励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标准问题事关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健康规范和发展后劲,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五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覆盖6大类23小类,对于加速我国超高清视频技术演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统一行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体系下,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与9月正式发布了高动态范围(HDR)团体规范,后续,还将在数字版权管理(CDRM)、三维声(3D audio)、高速多媒体接口等方面开展系列标准攻关工作。赛迪研究院也会对上述关键基础标准做好对部研究支撑工作。
第四是内容。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核心痛点在供需结构,而供需结构的症结在内容供给。丰富内容供给的有效途径有三:一是依托电视台频道开播支持带动;二是平衡压低内容制作成本;三是?;つ谌莅嫒?,畅通交易渠道。今年以来,新增广州、杭州、上海三个地市4K超高清频道上线或批复,另有多个地方4K频道在筹备中,对于包括内容制作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广东省发布了《2020年4K节目制作引进补助实施方案》,对省内平台播出的4K节目内容,按照节目类型、生产方式、视频参数测试指标等标准给予补贴,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今天大会上刚刚启动设立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资基金,未来也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力量关注内容制作领域。同时,China-DRM生态体系加速构建,将有效?;こ咔迨悠档雀呒壑凳只羰悠的谌莅踩焖俅?,保障影视创作者和平台播出方的合法权益。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也在酝酿以内容大赛等方式,向社会推介一批优质的超高清内容作品。
第五是平台。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条长、涉及广、跨度大,离不开技术链、资金链、供应链端到端的协同配合。政府引导、产业链各方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四川已分别成立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协同中心并投入运营,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也已成立,多个地方创新中心正积极谋划、筹建过程中,为行业协同发展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与此同时,工信部2019、2020连续两年支持了两类面向超高清视频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其中赛迪研究院牵头承担了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标准检测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标准符合性检测验证、标准信息服务、产品检测、内容标识认证、技术咨询等服务。
超高清视频监控将是安防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值得意的是,视频监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除了前端视频数据采集,还有后端的视频存储、传输、编解码和智能分析,超高清视频监控在给用户提供图像的同时,对编码、带宽、存储等后端设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就带来了诸如项目成本增高、新旧设备换代等等一系列问题。从目前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依然阻碍着超高清视频监控应用的推广,我们安防企业要及早做好准备,助推超高清视频发展,让超高清视频监控尽早普及。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各环节升级换代将加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超高清是相较于高清更高标准的视频图像显示技术,超高清的4K和8K分辨率分辨达到了3840*2160和7680*4320,像素则达到了830万和3300万,理论上清晰度是全高清的4倍和16倍。
继2019年《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后,12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指出利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加快重塑广电媒体新生态,加速重构现代传播新格局。加快发展高清/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逐步关停标清频道。完善4K/8K超高清视频技术标准体系,推进5G高新视频落地应用,推出高新视频新产品和新应用。
5G建设的加速推进为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2024年中国视频图像处理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示,5G传输速率达1Gbps,具有超高网速、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特点,为超高清视频六个维度的画质传输提供网速保障,保证了超高清视频在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和画质的高度还原。
在消费终端设备领域,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国内市场销售4K超高清电视2079万台,占国内市场电视销量近70%;标准体系方面,2020年5月,工信部印发《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内容资源方面,央视已率先推出4K超高清频道,杭州、广州、上海等地方4K超高清电视频道正陆续上线。据记者获悉,2021年春晚央视总台将开展4K、8K和VR直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东残奥会也将实现4K超高清电视全程直播和8K超高清实验直播。超高清视频正成为5G商用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在新基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等利好因素下,未来我国超高清视频将与AI、5G、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在4K/8K摄像机、图像传感器等领域实现突破,并有可能在未来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空间格局。2022年预测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包括云视频软硬件、编解码产业链、存储产业链、内容生产等多个板块。数据统计显示,A股市场的超高清视频概念股中,获5家以上机构评级的有24家,最新价距万得一致目标价上涨空间超过20%的个股有13只,其中包括欧菲光、京东方A、芒果超媒等大牛股。
朗新科技机构预测上涨空间最高,达84.33%,公司昨日大涨6.33%。公司旗下易视腾科技是最早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围绕新电视产业链,与未来电视、中国移动深度合作。截至2019年底,易视腾服务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在线用户数超过5000万。
会畅通讯机构预测上涨空间达70%。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45.3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7.89%。公司在软件SaaS视频会议、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等都有完善布局,5G的大带宽、低延时能给视频会议产业带来极大程度的提升。
受此影响,超清视频概念开盘强势领涨,截至发稿,当虹科技涨11.51%,数码科技、朗新科技涨逾4%。